PIR管壳是建筑保温领域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,主要用于包裹管道系统,以阻止热量损失或增益,并阻止冷凝水。
PIR管壳,全称为 聚异三聚氰胺酯保温管壳。它是一种由PIR硬质泡沫制成的预制成型的半圆形或扇形管状保温材料,用于包裹多种管道(如热水管、冷冻水管、风管等)。
其材料特点是:
预制管状:出厂时即为与管道外径匹配的半圆形或扇形,安装时只需将其扣在管道上,然后用胶水或原料粘合接缝,并用铝箔胶带密封即可,施工非常便捷。
保温效果:PIR材料本身拥有极低的导热系数(通常≤0.023 W/(m·K)),是目前性能较好的有机保温材料之一,保温效果良好。
防火性能优异:这是PIR相比其他保温材料(如EPS/XPS、PE)的优势之一。PIR是热固性材料,遇火时表面会碳化形成致密的炭化层,能有效阻隔火焰蔓延,离火自熄,通常能达到B1级(难燃) 甚至更高的防火等级。
优异的保温性能:导热系数低,能有效减少管道系统的热能损失,节能效果显著。
产品的防火性能:难燃性好,能增强建筑的整体防火等级。
抗腐蚀、耐老化:化学稳定性好,不与大多数化学品反应,使用寿命长。
强度高、抗压性好:硬质泡沫结构能承受特定的压力和外力冲击,保护管道。
防潮、憎水:闭孔率>90%,吸水率低,能有效阻止水汽渗透,避免因保温层潮湿而导致保温性能下降和管道腐蚀。
安装便捷:重量轻,易于切割,采用管壳形式安装效率高,外观整洁美观。
环保:现代PIR生产工艺通常使用环保型发泡剂(如环/戊烷),ODP(臭氧消耗潜能值)为0,GWP(全球变暖潜能值)较低。
一个标准的PIR管壳通常由以下几层构成(根据应用需求可能有所不同):
材质层:PIR保温泡沫,提供主要的保温功能。
贴面层:为了进一步增强性能,PIR管壳常带有多种贴面:
铝箔贴面:比较常见的一种,铝箔可以起到防潮、防辐射、美观的作用。
玻璃纤维布贴面:增强机械强度,常用于需要更高耐久性的场合。
PVC/OPP膜贴面:提供额外的防潮和气密屏障。
金属薄板(如彩钢板):用于需要较高机械保护的外墙或明装管道。
常见类型:
按形状分:半圆管壳(两半合拼)、扇形管壳(多片合拼,用于大口径管道)。
按厚度和管径分:有多种标准规格,以适应不同管道尺寸和保温要求。
PIR管壳普遍应用于需要对管道进行保温、保冷、防结露的场合:
建筑中 央空调系统:冷冻水、冷却水管道保温。
集中供暖系统:热水输送管道保温。
工业管道:石油、化工、电力等行业的工业管道保温。
通风系统:空调新风、排风管道的保温。
太阳能热水系统:热水管路保温。
特性 | PIR (聚异三聚氰胺酯) | PUR (聚氨酯) | 橡塑 (NBR/PVC) | 玻璃棉 | 酚醛 (PF)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导热系数 | 极低 (优) | 很低 (良) | 较低 (良) | 较低 (良) | 很低 (优) |
防火性能 | 优 (难燃B1) | 中-良 (可燃B2~难燃B1) | 差-中 (阻燃B1~B2) | 优 (不燃A级) | 极优 (难燃A级) |
防潮性 | 优 (憎水) | 良 (吸水会老化) | 优 (憎水) | 差 (吸水后失效) | 中 (易吸潮) |
耐温性 | ≤140°C | ≤120°C | ≤105°C | ≤450°C | ≤150°C |
安装性 | 方便 | 方便 | 非常方便 (柔软) | 一般 (有粉尘) | 较脆 |
价格 | 较高 | 中等 | 中等 | 较低 | 较高 |
总结对比:
PIR vs. PUR:PIR是PUR的“升级版”,防火性能显著优于PUR。
PIR vs. 橡塑:PIR的防火和耐高温性能远胜于橡塑,但橡塑更柔软,适用于不规则部件。
PIR vs. 玻璃棉:PIR的防潮性和保温效果在潮湿环境下完胜玻璃棉,但玻璃棉是不燃A级材料。
PIR vs. 酚醛:酚醛的防火等级(A级),但PIR的综合物理性能(如强度、防潮性)通常比较好,且不易粉化。
PIR管壳是一种集保冷隔热、防火、防潮于一体的预制保温制品。它特别适用于对防火要求高、节能要求严格的建筑和工业管道系统,是目前市场上综合性能较为理想的管道保温材料之一。
在选择时,需要根据管道的介质温度、环境要求、防火等级规定以及成本预算来综合考量。